百年製麵行家
由初代創辦人至現今第三代接班人,喬麥屋在靈魂人物-郭吳乞董事長帶領下結合傳統製麵工藝與創新研發技術,製麵已有近百年歷史。
傳承-在麵粉袋與爐灶間穿梭的童年
隱身於士林舊街道的木造矮房承載郭吳乞董事長滿滿的兒時回憶,父親建立於士林的「振益商號」是喬麥屋的前身。
有記憶以來郭董便穿梭在麵粉袋與爐灶間,小小身影隨著父親忙進忙出,一會兒桿麵、一會兒給爐灶添柴火、一會兒跑去煮麵條...。
年紀稍長郭董便騎著家中那台生鏽鐵馬穿梭在大街小巷,挨家挨戶送麵。
郭董說: 從前手工桿麵很費力氣,父親就在牆上挖了個洞、鑲了根大木頭。
木頭橫跨在牆與桌子之間,人就跨坐在木頭上單腳蹬地,一上一下的使勁用木頭桿麵。
創新-邁入機械化製麵新紀元
退伍之後適逢父親過世,郭董便接起父親的麵桿子繼承家業。爾後因友人引薦隨著製麵公業前往日本見習,
當時只有十七、八歲的郭董發現日本在戰後20多年(約民國54年)已有包裝麵,台灣還在用葉子包裝麵品。
於是郭董決定運用所學之機械專長結合多年製麵經驗,先後於1984年、2004年建立、擴建現代化專業製麵廠。
喬麥屋不但是台灣第一家倡導小包裝、有品牌、冷藏配送的生鮮冷藏麵條專業工廠,也是第一家引進真空攪拌機、波浪式壓麵機、
手打式揉麵熟成刀切等,自動新式生產設備的製麵廠,可謂台灣機械化製麵先驅。
使命-建立優質麵食文化
喬麥屋的使命-建立優質麵食文化,不但擁有多項全台獨家技術:多加水製程、短掛式麵條、三段式乾燥技術。
衛生安全方面亦盡心竭力為消費者把關,慎選優質原物料。
喬麥屋相信麵心即人心-麵的價值不單是讓人食飽,更是在那用心手搓揉下堅持高品質的擇善固執。
「沒有最好、只有更好」
現今喬麥屋已開發上百款麵品,通路遍及全台上千店家更遠售東南亞,甚至是日商來台展店取經對象。
然而年過七旬的郭吳乞董事長依舊每天清晨抵達工廠,反覆推敲比例、研發麵品,這樣的日子數十年沒有間斷。
董事長總說:「沒有最好、只有更好」,單純的努力只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優質的麵條。